2020 新冠病毒的記錄與觀察 1 - FED降息四碼
喜歡作者的文章嗎?馬上按「關注」,當作者發佈新文章時,思書™就會 email 通知您。
思書是公開的寫作平台,創新的多筆名寫作方式,能用不同的筆名探索不同的寫作內容,無限寫作創意,如果您喜歡寫作分享,一定要來試試! 《 加入思書》
思書™是自由寫作平台,本文為作者之個人意見。
給本文個喜歡
或不
看看作者的其他文章
看看思書的其他文章
叫新冠病毒也好,武漢病毒也罷,就算是跟著 WHO 取的 COVID-19,都不能改變一件事,就是我們都對「它」毫不瞭解,也躲避不了它對我們未來的影響!
我很幸運,可以居家工作,不用跟著人群在捷運中戴著口罩擁擠,對疫情的報導,有點像台灣俚語:「站高高、看牛相踢。」 但是還是擔心家人小孩上班上學會不會被感染,只是,心裡很清楚,擔心也沒有用,也沒有能力保護。
所有的危機總會結束,危機就是機會,平靜的午後,倒是可以將這次的危機或是機會記錄一下現狀,也許可以從中一窺或是胡矇到未來,搭上機會的小巴。
2020/3/17
美國降息四碼:昨夜,美國聯準會一次降息四碼,可以說是零利率了,而且,又再啟動新一輪量化寬鬆,這很有趣,現在是大家擔心生病會死掉,又不是要救銀行或產業,一下給那麼多低成本的錢,正在擔心生病的百姓一塊也用不到,做這件事因為已經有產業要倒了嗎?果然......
美股大跌:今晨,美股四大指數開盤直接大跌,值得一記:
這個跌幅還要感謝美國川普總統的加碼,說:「美國疫情最嚴重可能會持續到 7 月或 8 月」,這個商人總統,很有趣,也許他是希望一次就讓股市探底吧。
台股小跌,台幣也跌:美股大跌,當然台股也要跟上,終場下跌 278 點收在 9,439 點,是 2019 年 1 月以來新低,不過止跌了 2.86%,日股港股更強,竟然止跌還回升,厲害。 話說,台股很厲害,沒大跌,但是台幣開盤竟然也跌了一角,怎麼會這樣?不是美聯儲大降息嗎?恐慌、熱錢、利差、產業,大亂鬥啊。
國安基金還沒進場:這篇報導指出,國安基金目前還按兵不動,依過去經驗,通常會在10年線附近進場護盤,而台股現在的十年線點約位於 9300 點左右。其實,不用等國安基金護盤,經濟日報上就已經說:美股期貨指數在今天的亞洲早盤時段已經大漲,道瓊指數期貨大漲800點,漲幅3.9%,已達漲停水準,所以明天的美股勢必大漲,只是這雲霄飛車般的大漲大跌,放在月線圖內,還是可以很清楚看到往下大跌的趨勢:
台灣新第三級旅遊國家公佈,還是沒有美、日:看來政治與經濟現實,還是要在防疫戰爭時被考慮的,這也對啦,我們就是一個島國,已經得罪大陸了,如果再一不小心,又得罪了美國日本,那我們可能就算打贏了病毒,以後也活的痛苦。 說到這,反向思考,就算我們不封美日,也不見得美日不會封我們啊,歐洲的客機早早就不大飛了,往外的空運早就大減,這個月的外銷勢必大受影響,我們可能真要擔心孤島效應了,孤島,很可怕,沒了外國旅客,那不就意味著五星飯店全打烊,航空公司都停飛,不能出國,那不就旅行社都放假半年?如果照川普所說的,疫情會持續到 7 月或 8 月,那就意味著這些產業是半年甚至三個季沒收入,如果這些產業出問題,影響多少人生計,有多少周邊產業停擺,不知,只知道光想就很可怕。
葉菜類產銷失調:今天聯合報報導:天氣回暖,短期葉菜類大爆量,加上新冠肺炎疫情消費緊縮買氣差...... 我對這報導感到驚訝的是,到底新冠病毒會對各產業有多大的影響,怎麼會連青菜銷售量也會被影響,這倒是我沒有想到的,台灣到目前都還是一方淨土,我前天去餐廳吃烤鴨,還一位難求,只能希望就只是因為天氣回暖,產能暴增吧。 延續思考,如果新冠病毒走了,那個產業會是跌得最深,而又一定會大回升的?是餐飲業嗎?是航空旅遊業嗎?
英國的「群體免疫」政策:我一直認為英國佬就是最陰險狡詐的代表,會這樣說,當然是因為八國聯軍與當年第一波斷交之仇,有時會覺得香港人好怪,怎麼會懷念殖民時代,不過走訪過馬來西亞、印度、新加坡後,發現英國佬的政策就是一個「現實」,所以當他的強森首相提出「群體免疫」的政策時,我第一個感想不是笑,而是也許英國佬是對的,如果現實上,倫敦不能像武漢一樣封城,那有可能防止病毒傳染嗎?如果為了防止病毒傳染,有可能封城倫敦嗎?兩個答案好像都是不可能,那不就意味著英國必定大傳染,大傳染時期,醫院不能失守,所以感染者就必須居家治療,讓「物競天擇」法則自然運作,這真的太可怕了,但是,除此之外,能有別的辦法嗎?當每個國家都在努力封城檢疫時,會不會只有這現實的英國佬說出了真正的事實?義大利好像在回應英國佬說出的真正事實,只是韓國的疫情經過 23 天後,從三位數跌回「雙位數」,好像又證明英國佬的無能,還是歐亞文化差異,也會影響疫情?這真是一個複雜又未知的問題,只知道美國可千萬不能大傳染啊,那可是世界上最大的消費市場啊,沒了美國的消費,整個台灣出口與台灣透過第三地的出口都會大受影響,那要復原就累了。 再附上這篇 BBC 的報導,這篇也是疫情歷史的回顧。
病毒來襲 60年前亞洲流感給英國的教訓 — 1957年亞洲流感大流行,英國媒體早就開始連篇累牘報道,但政府卻被疫情打了個措手不及。
BBC News 中文
後續......